1996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王 丹 無 罪 ﹗ 還 我 王 丹 ﹗
譴 責 中 共 以 言 入 罪 、 政 治 審 判 王 丹 ﹗
「 爭 取 釋 放 王 丹 聯 合 行 動 」 ﹑
「 母 忘 六 四 」 ﹑ 「 四 五 行 動 」

九 六 年 十 月 十 九 日

( 編 者 按 ﹕ 此 聲 明 是 於 上 述 三 團 體 於 聲 援 王 丹 靜 坐 行 動 七 十 二 小 時 後 發 佈 。 該 靜 坐 行 動 其 後 延 長 至 三 十 日 , 至 王 丹 上 訴 失 敗 結 束 。 )

中 共 政 府 非 法 囚 禁 王 丹 十 七 個 月 後 , 終 於 以 陰 謀 顛 覆 政 府 罪 起 訴 他 。 然 而 , 就 起 訴 書 內 容 而 論 , 應 該 受 到 審 判 的 , 實 是 妄 圖 以 言 論 思 想 入 王 丹 以 罪 的 中 共 政 府 !

中 國 主 權 本 屬 中 國 人 民 , 公 民 本 該 享 有 言 論 、 出 版 、 結 社 、 示 威 、 遊 行 的 自 由 , 人 民 批 評 、 監 督 政 府 的 權 利 , 不 容 任 何 黨 派 、 團 體 剝 奪 。 況 且 , 中 國 憲 法 亦 有 明 文 規 定 , 賦 予 公 民 上 述 政 治 權 利 。

而 現 在 , 中 共 當 局 居 然 公 然 踐 踏 自 訂 的 憲 法 , 羅 織 罪 名 構 陷 王 丹 。 起 訴 書 指 王 丹 於 九 三 年 假 釋 出 獄 後 , 在 海 外 發 表 卅 多 篇 文 章 , 是 「 誹 謗 中 國 共 產 黨 和 人 民 政 府 , 煽 動 動 亂 , 為 推 翻 國 家 政 權 和 社 會 主 義 制 度 製 造 輿 論 」 。 王 丹 根 據 憲 法 賦 予 的 言 論 自 由 發 表 文 章 , 只 是 行 使 公 民 權 利 的 行 為 , 中 共 以 此 入 罪 , 就 是 以 言 入 罪 , 不 單 侵 犯 民 權 , 更 是 違 反 憲 法 , 實 在 可 恥 !

其 二 , 當 局 又 指 王 丹 與 王 軍 濤 、 胡 平 等 旅 居 美 國 民 運 人 士 勾 結 , 出 任 「 中 國 研 究 所 理 事 」 , 並 接 受 資 助 修 讀 美 國 柏 克 萊 大 學 的 歷 史 函 授 課 程 , 構 成 與 境 外 敵 對 勢 力 勾 結 , 「 實 施 了 陰 謀 顛 覆 政 府 的 犯 罪 行 為 」 云 云 。 王 丹 因 參 與 八 九 民 運 被 判 刑 而 輟 學 , 出 獄 後 被 當 局 跟 蹤 騷 擾 , 不 能 重 返 大 學 , 接 受 海 外 友 人 資 助 繼 續 學 業 有 何 不 可 ? 參 與 研 究 國 情 的 團 體 , 亦 只 是 行 使 結 社 權 利 , 關 心 國 是 的 行 為 , 中 共 高 幹 子 弟 赴 歐 美 就 學 絡 驛 於 途 , 接 受 外 國 機 構 資 助 不 在 少 數 , 王 丹 以 上 述 理 由 被 控 , 豈 非 「 州 官 可 以 放 火 , 百 姓 不 許 點 燈 」 ? 又 難 道 中 共 以 愚 民 政 策 治 國 , 視 知 識 為 罪 惡 , 學 習 為 顛 覆 ?

至 於 將 王 丹 於 九 五 年 五 月 聯 同 他 人 公 開 發 表 的 致 全 國 人 大 代 表 和 政 府 請 願 書 , 亦 列 為 罪 由 , 則 更 凸 顯 中 共 的 君 臨 天 下 的 本 質 。 王 丹 認 為 中 共 政 府 該 保 障 人 權 、 實 行 法 治 、 平 反 六 四 冤 案 , 他 不 向 人 大 請 願 , 又 該 當 如 何 ? 中 共 政 權 難 道 不 容 人 民 問 政 ? 王 丹 有 罪 , 豈 非 每 日 到 人 大 信 訪 處 上 訪 的 老 百 姓 均 是 罪 犯 ? 中 國 憲 法 規 定 公 民 擁 有 批 評 監 督 政 府 的 權 利 的 條 文 , 豈 非 中 共 官 僚 擦 鼻 的 手 紙 ?

羅 織 罪 名 , 並 未 止 此 。 起 訴 書 又 指 王 丹 與 魏 京 生 密 謀 將 國 內 非 法 組 織 聯 合 起 來 , 主 張 「 保 持 聯 繫 , 加 強 交 流 , 團 結 互 助 」 , 並 以 王 丹 「 設 立 互 助 捐 款 向 康 玉 春 等 人 提 拱 資 助 , 為 陰 謀 顛 覆 政 府 作 組 織 準 備 」 的 罪 証 。 毫 無 疑 問 , 王 丹 上 述 言 行 , 其 實 衹 是 行 使 集 會 、 結 社 和 通 迅 等 憲 法 規 定 權 利 的 行 為 。 互 助 互 救 , 以 逃 避 當 局 逼 迫 出 獄 民 運 人 士 的 苛 政 , 不 單 是 一 項 政 治 權 利 , 更 是 行 使 人 權 最 基 本 一 項 生 存 權 而 己 。

儘 管 中 共 東 拼 西 湊 , 斷 章 取 義 , 妄 圖 陷 王 丹 以 顛 覆 罪 , 但 縱 覽 起 訴 書 全 文 , 控 方 卻 連 半 個 陰 謀 顛 團 體 也 虛 構 不 出 , 王 丹 一 介 書 生 , 又 無 顛 覆 綱 領 、 計 劃 、 團 體 , 這 不 是 以 言 論 、 思 想 入 罪 的 構 陷 , 又 是 甚 麼 ?

因 此 , 我 們 在 此 呼 籲 全 港 同 胞 繼 保 釣 運 動 後 , 為 拯 救 王 丹 , 拯 救 國 運 而 動 員 起 來 , 強 烈 要 求 中 共 立 即 釋 放 王 丹 、 魏 京 生 及 所 有 民 運 人 士 。 而 我 們 亦 決 定 延 長 靜 坐 行 動 , 以 聲 援 王 丹 上 訴 、 抗 爭 !






 

1996年9月15日 星期日

保 釣 運 動 往 何 處 去 ?

四 五 行 動

一 九 九 六 年 九 月 十 五 日

反 對 日 本 政 府 侵 佔 釣 魚 台 的 運 動 如 火 如 荼 、 日 益 澎 湃 。 然 而 在 熊 熊 的 民 間 運 動 之 火 愈 燒 愈 烈 之 際 , 保 釣 運 動 會 發 展 成 一 個 狹 隘 的 民 族 主 義 運 動 , 抑 或 推 昇 為 一 個 反 對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運 動 , 以 至 連 結 亞 洲 人 民 , 反 對 日 本 資 本 主 義 擴 張 的 運 動 , 已 日 益 成 為 每 個 人 必 須 面 對 的 問 題 。

從 歷 史 角 度 看 , 保 衛 釣 魚 台 不 能 不 觸 及 「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復 辟 」 以 及 美 帝 國 主 義 者 於 戰 後 操 縱 亞 洲 的 戰 略 部 署 。 七 十 年 代 美 日 私 相 授 受 釣 魚 台 , 是 當 年 美 帝 國 主 義 者 圍 堵 中 共 政 權 的 全 球 冷 戰 部 署 之 一 。 他 們 為 求 保 障 美 財 團 在 亞 洲 的 利 益 , 極 怕 亞 洲 人 民 反 對 壓 迫 、 剝 削 的 革 命 運 動 。 台 灣 固 然 是 一 艘 不 沉 的 航 空 母 艦 , 菲 律 賓 、 泰 國 、 印 支 、 南 韓 、 星 馬 和 日 本 都 有 美 國 的 軍 事 基 地 , 矛 頭 除 直 指 中 國 大 陸 外 , 又 何 嘗 不 是 一 個 攻 守 同 盟 , 一 把 架 在 各 國 人 民 脖 子 的 利 刀 。 不 信 ? 南 韓 光 州 事 件 就 是 一 個 顯 例 , 還 有 泰 國 頻 密 的 軍 事 政 變 , 印 尼 六 五 年 屠 殺 五 十 萬 人 的 右 翼 政 變 … … 以 至 , 喔 , 忘 了 台 灣 血 淚 班 班 的 蔣 氏 政 權 專 制 … …

若 說 這 只 是 歷 史 , 不 能 証 明 侵 佔 釣 魚 台 是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的 復 辟 , 那 麼 , 日 本 對 釣 魚 台 侵 佔 的 過 程 , 以 至 日 本 政 府 近 年 為 何 如 此 猖 獗 , 為 本 世 紀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的 暴 行 進 行 開 脫 ? 七 二 年 日 本 從 美 國 「 接 收 」 釣 島 , 尚 不 敢 豎 塔 陳 兵 , 日 本 政 府 官 員 還 不 至 公 然 參 拜 戰 犯 , 為 何 今 日 竟 如 此 明 目 張 膽 ?

答 案 只 有 一 個 , 就 是 日 本 資 本 主 義 經 濟 在 戰 後 急 劇 升 。 從 七 十 年 代 起 , 至 今 已 發 展 成 為 一 股 必 須 擴 張 的 金 融 、 工 業 力 量 。 也 就 是 說 , 它 必 須 擴 張 其 投 資 市  和 銷 售 市 場 , 才 可 以 為 日 本 的 金 融 、 工 業 財 閥 謀 取 更 大 利 潤 。 長 遠 而 言 , 只 透 過 收 買 東 南 亞 政 客 壓 制 群 眾 抗 爭 並 非 良 策 , 日 本 財 閥 必 須 整 軍 經 武 , 以 軍 事 支 持 政 治 霸 權 , 從 而 保 障 經 濟 利 益 , 始 足 以 在 資 本 主 義 世 界 與 歐 美 強 國 爭 雄 。 遠 交 近 攻 , 大 東 亞 共 榮 圈 的 殘 夢 , 逐 漸 成 為 了 日 本 右 翼 政 客 的 憧 憬 。 只 有 從 這 個 角 度 出 發 , 我 們 才 可 明 白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者 侵 佔 釣 島 的 意 圖 , 始 能 瞭 解 保 衛 釣 魚 台 , 其 實 是 對 抗 日 本 政 府 縱 容 軍 國 主 義 復 辟 的 一 個 具 體 行 動 。

回 頭 再 說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復 辟 勢 力 的 擴 張 情 況 。 七 八 年 , 它 攪 小 動 作 登 陸 釣 島 , 驅 逐 到 附 近 捕 魚 的 中 國 漁 民 。 八 二 年 , 日 本 文 部 省 纂 改 歷 史 , 為 侵 華 歷 史 辯 護 , 否 認 南 京 大 屠 殺 慘 史 。 近 年 , 則 三 番 四 次 為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侵 略 亞 洲 卸 責 - - - - - - 否 認 日 軍 衊 辱 亞 洲 慰 安 婦 史 實 ; 國 會 再 三 通 過 議 案 , 否 認 日 本 侵 略 亞 洲 罪 行 ; 政 府 內 閣 委 員 公 然 到 靖 國 神 社 參 拜 , 哀 悼 侵 略 亞 洲 戰 犯 ; 拒 絕 亞 洲 各 國 民 間 戰 爭 索 償 … … 。 如 川 山 富 士 等 政 客 只 不 過 較 為 公 允 承 認 二 次 大 戰 責 任 , 即 絕 不 見 容 於 日 本 金 權 政 壇 , 被 攆 下 台 。 一 榮 一 損 , 足 証 日 本 政 壇 的 軍 國 主 義 陰 魂 不 散 , 鬼 火   , 若 不 給 予 迎 頭 痛 擊 , 則 不 難 借 屍 還 魂 。

因 此 , 保 衛 釣 魚 台 固 然 是 當 前 急 務 , 因 其 直 接 效 果 將 是 挫 敗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復 辟 ; 然 而 , 就 其 長 遠 之 意 義 而 言 , 它 為 中 國 人 民 , 以 至 亞 洲 人 民 反 對 帝 國 主 義 者 經 濟 侵 略 提 供 一 個 反 省 和 組 織 的 機 會 。

不 要 忘 記 , 保 衛 釣 魚 台 絕 不 是 保 衛 一 群 列 嶼 , 而 是 為 日 軍 侵 略 屠 刀 下 的 千 萬 亡 魂 吶 喊 , 也 是 為 千 萬 受 日 本 資 本 主 蹂 躪 的 亞 洲 民 眾 盡 一 分 力 。 保 釣 運 動 應 該 是 一 個 反 對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復 活 的 運 動 , 屬 於 亞 洲 人 民 反 對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的 一 環 。 放 眼 世 界 , 走 出 狹 隘 民 族 主 義 的 窄 巷 , 這 是 保 釣 運 動 應 該 確 立 的 第 一 個 路 向 。
確 立 了 第 一 個 路 向 , 綱 舉 目 張 , 其 它 方 向 就 易 辦 。 既 然 侵 佔 釣 島 是 當 前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復 辟 的 前 哨 , 中 國 人 民 自 應 勇 於 抗 擊 。 國 共 兩 岸 政 權 的 表 現 異 常 不 堪 , 「 民 間 沸 騰 , 政 府 怯 懦 」 已 是 定 論 。 因 此 , 兩 岸 三 地 人 民 的 團 結 和 動 員 , 也 就 成 為 當 前 急 務 。 可 惜 的 是 , 不 論 國 民 黨 抑 或 共 產 黨 政 權 , 不 但 對 外 軟 弱 , 又 軟 硬 兼 施 阻 撓 民 間 保 釣 運 動 的 開 展 。 李 登 輝 勸 退 台 灣 漁 民 在 前 , 最 近 , 中 共 政 府 又 逼 迫 反 日 帝 擴 張 的 保 釣 領 袖 童 增 於 後 。 因 此 , 怎 樣 衝 破 枷 鎖 , 發 展 三 地 人 民 的 聯 合 行 動 , 特 別 是 為 國 內 運 動 拓 展 活 動 空 間 , 已 是 不 容 忽 視 的 問 題 。

香 港 同 胞 目 前 在 這 方 面 可 以 作 較 大 貢 獻 , 因 與 兩 地 同 胞 聯 擊 往 還 , 羈 絆 最 少 。 香 港 同 胞 應 該 立 即 動 員 起 來 , 保 衛 童 增 及 其 它 國 內 同 胞 的 活 動 自 由 , 抗 議 中 共 政 府 壓 制 保 釣 活 動 , 以 親 赴 釣 島 拆 塔 行 動 為 中 軸 , 建 立 一 個 聯 合 保 釣 組 織 。 在 這 個 基 礎 上 , 再 推 展 其 它 的 聯 合 宣 傳 、 教 育 , 讓 三 地 同 胞 明 白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復 辟 和 侵 佔 釣 島 的 關 係 , 使 年 青 一 代 成 為 反 對 軍 國 主 義 的 後 繼 者 , 此 其 一 也 。 在 亞 洲 層 面 , 與 反 對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團 體 和 反 對 日 本 資 本 蠶 食 各 國 經 濟 的 工 會 和 群 眾 組 織 聯 絡 , 共 同 痛 擊 其 侵 略 行 為 和 軍 國 主 義 復 辟 , 此 其 二 也 。

其 實 , 兩 岸 政 府 之 所 以 萎 靡 怯 懦 , 是 與 前 述 日 本 的 經 濟 擴 張 有 關 的 。 台 灣 受 日 資 滲 透 , 被 操 縱 經 濟 , 自 不 待 言 , 大 陸 的 中 共 政 權 又 何 嘗 不 愈 益 依 賴 日 本 政 府 和 財 團 的 貸 款 和 投 資 。 可 以 想 像 , 兩 地 的 達 官 貴 人 、 財 團 富 豪 之 利 益 身 家 如 何 經 得 起 「 抗 日 」 的 折 騰 , 釣 島 這 樣 的 「 小 爭 執 」 , 又 豈 會 打 動 他 們 的 心 ! 君 不 見 釣 運 興 起 以 來 , 出 錢 出 力 的 盡 是 一 介 平 民 , 又 哪 見 有 錢 人 家 啍 一 句 聲 ?

因 此 , 保 衛 釣 魚 台 反 對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的 責 任 , 就 只 能 由 兩 岸 三 地 人 民 去 肩 負 , 只 有 群 眾 的 進 一 步 動 員 , 才 可 以 在 其 社 會 階 層 內 組 織 起 來 , 以 集 體 力 量 鼓 動 風 潮 , 逼 使 日 本 政 府 和 財 閥 面 對 現 實 , 撤 出 釣 魚 台 !

試 想 想 , 若 果 香 港 、 台 灣 、 大 陸 的 運 輸 工 人 罷 卸 日 貨 、 罷 裝 日 貨 , 人 民 罷 買 日 貨 , 日 本 政 府 以 至 包 疪 軍 國 主 義 的 財 閥 , 還 能 如 此 囂 張 ? 日 本 人 民 還 會 坐 視 這 幫 惡 棍 的 劣 行 嗎 ?

亞 洲 人 民 大 團 結 , 粉 碎 日 本 軍 國 主 義 復 辟 !
中 國 人 民 大 團 結 , 驅 逐 侵 略 者 !
反 對 中 共 政 府 壓 制 保 釣 運 動 !

地址:九龍旺角亞皆老街103號三樓前座
電話:(852) 2397 6337
傳真:(852) 2493 3953
傳呼:71118511 A/C 370
網址:http://w3.globalnet.com.tw/~hkt
E-mail:tllau5@hkein.school.net.hk






 

1996年6月4日 星期二

編 者 的 話

又逢六四,今年我們以中港兩地工人階級、工人運動狀況為主題。

《經濟轉型與工人》分析香港八十年代以來經濟發展及對工人階級的影響。


《公開討論提綱》第五節指出香港工人階級過去幾年來己開始的相對貧困化將會加劇發展。《五‧一宣言》論及中國經濟改革下工人階級所面對的打擊(詳細分析見本刊第五期《經濟與工運》一文)。有理由相信中港工人階級將必然被迫動員起來,在兩地政治舞台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公開討論提綱》原為一份內部討論文件,鑒於所涉及問題很多基層團體都十分關注,故公開發表,供各界參考、討論。本會並於6月23日(星期日)下午3時至6時,在香港職工會聯盟(旺角砵蘭街101號2字樓)就《提綱》舉辨公開座談會,歡迎各界人士出席。

獨獸君一文為一篇參考性文章,作者繼於本刊上期(第五期)分析了勞動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組成部份)後,分析一般輿論鮮有論及之國有企業改革所涉及的中共政權建制內部的利益關係,有助於站在工人階級立場的民運人士確定應該如何看待國企改革問題。



 

1996年6月3日 星期一

經濟轉型與工人

夏楚

一 九 九 六 年 六 月 三 日

香港工人階級的生活越來越不好過!

一九九五年,各主要行業的失業率都比九四年大幅增加。早已前景黯淡的製造業固然失業率由2.5%跳升至4.2%。目前僱用職工最多的批發、零售、進出口、飲食和酒店業,失業率亦由1.9%增至3.1%。而失業率偏高的職業級別,又主要集中於半技術和非技術的工人。

那些仍可保有飯碗的工人,生活也是捉襟見肘。去年平均工資實質微升2%;但是,個別部門工資不升反減,例如飲食業及酒店的僱員工資便下跌3%。這些數字只是反映工人就業狀況的其中一個圖象,卻未能顯示日益惡劣的工作條件、職業保障的實質情況。一個中年製造業工人被淘汰出來後,在轉職過程中所面對的挫折、屈辱和徬徨;由一個熟練技工變為服務行業中低薪、非技術、工作隨時被取代的底層工人
──箇中滋味實非數字所能表達於萬一。

更重要是,未來前景仍是一片黯淡!

香港經濟情況

香港工業陸續北移之初,港府和不少經濟學者大力宣揚製造業工人的艱苦情況祇是香港經濟轉型的陣痛。香港經濟由工業化轉為以服務業為主。被淘汰的製造業工人祇要參加再培訓,掌握市場需要的技術,隨著服務性行業的擴展,就業前景一片光明。

但是,這些樂觀的論調卻忽視了一個最簡單的事實,那就是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個核心規律:資本家生產是為了追求高額利潤。資金由低利潤的部門流向高利潤的部門。製造業資金往北走,是為了獲得廉價勞工和土地。服務業大部份不能走,便要將本地勞工變成廉價勞工。

製造業北移是由於資本家在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面對兩個困難。一方面是本地生產成本(廠房、工資)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是其他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大力發展出口工業的競爭。再加上本港地產業蒸蒸日上的高額利潤,有實力的製造業資本家索性關廠賣地,投入地產市場的競逐中。而中、小型資本家,剛好趕上了中國開放改革,優惠外資設廠的契機,便原封不動地將本港勞動集約的生產模式搬上珠江三角洲。利用國內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

製造業在本地生產總值和總就業人數中所佔的比例不斷下降。由八四年的24%和37%,下降至九四年的9%和20%。相反,服務業(註一)在同期所佔的比例,則由67%和54%,分別上升至83%和71%。而其中尤以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發展速迅。在同期佔有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5.6%急升至26.1%。是服務業中發展最快的。

這種轉變反映出香港經濟由原本倚重出口本地廉價商品,轉而為珠江三角洲、甚至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加工區服務。香港一方面由於地理上處於中國南大門,亦是傳統的航運中心,另一方面港府的不干預政策,資金自由進出,令到不少跨國企業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和融資公司,更有利地面向中國和亞太地區這塊肥肉。近年,香港建立成亞太區重要的金融和航運中心。服務業和轉口貿易發展急劇。香港越來越倚賴中國和亞太地區國家全面投入世界市場。香港本身出
口不斷萎縮,工業北移祇是原因之一。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場,除了中國外,近幾年對美、日、新加坡和德國的本地出口貿易指數都低於1990年。九六年一月相比於去年同期,也是除中國以外都普遍下降。而輸往中國的出口產品,有大約71%是進行外發加工。

香港本地出口近幾年都是負增長,原因是出口主要市場,特別是美國、日本均經濟放緩。但是,另一方面,本港的轉口貿易卻蓬勃發展。九五年轉口貨值佔整體出口貨值的83%,而九○年所佔的比例則是65%。雖然,中、英、日仍是香港轉口貿易的最大市場,但是近年增長率都大不如前;特別是對中國的轉口貿易,更由八十年代末期的高峰滑落,近年由於中國實行宏觀調控而增長放緩。

另一個異軍突起的轉口市場是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所佔貿易佔額雖少,但近年增長迅速。九五年輸往該地區的轉口貿易上升21%。馬來西亞和泰國增幅更大,分別上升53%和32%。輸往這些國家的商品以原料及資本貨物大幅增加,反映這些國家出口工業的增長。

上述情況是拜工業國推行所謂全球自由貿易政策所賜。工業國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等,強迫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實行以出口工業為主的經濟政策,設立出口加工區等對外資的種種優惠措施,以吸引外資的流入。

明顯地,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是企圖走四小龍,特別是香港、星加坡的老路,以廉價的資源吸引外資踏上工業化的路。這些外來投資不單包括工業國家例如美、日;新興的亞太地區工業化國家四小龍,也大量湧入這些國家。例如台灣將會取代日本,在東南亞成為最大的外來投資國家。香港則是在中國最大的投資者。面對工業國家的保護主義和本地工資的增加,新興工業國的資金也四處流竄、尋求更高的利
潤。

在貿易自由的幌子下,世界各國便成為跨國公司的樂土。工業的流程在各地操作。日本的跨國公司在泰國或馬來西亞進化勞力密集的工序,在四小龍等工業化國家進化技術密集的工序。這種資金、半製成品、原料等在地區中的流竄,造成了亞太地區區內貿易和投資的增加,也構成了所謂「亞太紀元」的神話。 

香港的發展是與亞太地區經濟結構轉型分不開。服務業,特別是金融、保險行業的蓬勃與離岸貿易。轉運的增加是與地區內分工有密切關係。香港在短期內能夠分一杯羹。但長遠前景又如何呢?亞太地區的工業化是與發展國家為出口市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的估計,發展國家今年經濟增長祇有2.4%,低於4.1%的全球增長率。加上歐美國家競相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這些遲來的工業化國家能否有四小龍六、七十年代的風光呢?以廉價勞力作支撐的工業化,又如何建立強大的內部消費市場去承托工業化的速度呢?遠的不說,單是近期中美貿易之爭,一旦美國真的實行懲罰性的措施,珠江三角洲的出口工業便面臨重大打擊。香港資本家已經揚言將會造成一萬多名本地工人失業;對國內勞工的影響更是不言而喻了。 

其實,香港經濟已進入了放緩的階段。本地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率由86-90年的7.5%,下降至91-95年的5.5%。即使被喻為發展上一枝獨秀的轉口貿易,也由八十年代末的高峰滑落。而且更是隱憂重重。轉口貿易最重點的是中國市場。目前中國珠江三角洲及廣東沿海由於航運設施與及與之配套的包裝、運輸和保險業均落後,至使香港成為轉口運輸中站。一旦國內港口條件成熟,以更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作招徠,香港的轉口事業必受影響。

資本家的對策

亞太地區的經濟結構轉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資本家固然各得其所,對工人階級的影響卻是百害而無一利。首先經濟轉型便將製造業一半的工人轉了下來。香港工業北移之初未致造成大量工人失業,一方面是與轉口貿易有關的行業發展,另一方面是內部消費市場的擴大。地產、股票的興旺,八十年代工資的實質提高,都促進了私人消費增長,帶動了以內部消費為主的行業(例如批發、零售和飲食業),使被淘汰的製造業工人能擠身在服務行業中勉強糊口。其中以批發、進出口及零售業增長最大,在八八至九五年期間就業人數增加了一倍。失業率在九○代初期,仍能維持在1.7%的低水平。

就如前文已指出,低失業率並不能反映轉業工人面對的困難。轉業工人半生所學的手藝化為烏有。變成為服務行業勞工結構中的最底層成員。職業條件、保障和工資水平均下降。中年女工更受到年齡歧視的對待。

但是即是如此惡劣的工作環境,近年仍要面對職業不保的威脅。隨著香港整體經濟放緩、出口不振、股票地產熱潮過去,內部消費市場亦隨之而不景。與內部消費有關的行業便首當其衝。零售、飲食及酒店業的就業人數持續下降。工資增長放緩了,有些行業(例如飲食業)更下降。工人的情況更惡劣。所有行業工人的工資,相對於九○年,全部下降。

面對利潤下降,資本家祇有向工人開刀,以降低生產成本一途。服務業中可以轉移的部份便向外移。例如匯豐銀行將業務的後勤服務工作往北移,在廣州設立電腦資料分析中心。國泰航空將電腦中心移往雪梨,因該地的地價祇有香港新界土地的1%。不能走的行業也千方百計降低成本。方法其實十分古典,一是擴大勞動力來源,藉以壓低工資,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率。另一是提高勞動強度。

擴大勞動力來源最直接的方法是引入外勞。另一種方法是透過所謂管理合理化措施引進新力軍。在一些以內部消費為主(例如百貨、飲食業等)的勞力密集的行業,管理趨勢是所謂提高管理彈性,增加聘請兼職工、臨時工。一方面可以減少全日制工的人數,又可以節省給予全日制工的福利開支。而且這類工種,有源源不絕想提高家庭收入以應付生活費上升的家庭主婦,還有轉業困難的中年製造業女工。

增加勞動力強度一方面是削減人手,二份工一個人做。例如在一些公共屋村清潔工作上,便發現原本三個人做的工作,變為一個人做,但薪金卻非支三份。另一種方法是引入節省人力的先進器材。近年辦公室設備出口幅度大增,九四年有32%增長,九五年也有16%。況且還有另一種更赤裸裸的做法便是裁減「冗」員。

工人的對策

面對嚴峻的就業情況,工會理應團結工人,展開保障工人生活、工作權益的鬥爭。近年工會活動無疑較前活躍;但是,卻未能朝向一個正確的方向。

爭取失業援助金的行動是雷聲大、雨點小。近年動員面較廣的行動更錯誤地將矛頭朝向同是工人階級的外勞身上。

資本家的樂土便是打著「自由貿易」的幌子,促進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資本的自由流動使資本家暢通無阻地追逐高額利潤,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使產業後備軍的供應能源源不絕,在農村甚至別國的剩餘勞動力能夠「自由」地投入勞動市場。

香港工會團體對資本的自由流動不吭一聲,企圖限制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以保証工人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但是,當工人階級本身未有集體談判權和有關勞工法例去保障工人議價的能力,而祇是純粹透過勞動市場的供求來調節時,即使杜絕了外勞的供應,資本家為了更大的利潤,也祇能向工人工資開刀。

製造業、建造業、批零,飲食業和社區、個人服務業的工資佔增加價值(註二)的比例是最大,也是要求外勞最殷切的行業。除非增加價值佔生產總額的比例有大增長,使利潤的絕對數字有增長(可惜近年事實並非如此)。否則資本家必定要想方設法去降低工資的比例。外勞便是一個方法,即使此路不通,其他方法仍多得很。

面對經濟放緩、資本家企圖壓低工資的情況,工人階級必需提出一連串制度性的自保措施。例如要求設立失業援助金、最低工資制、工資與通膨掛鉤、集體談利權和不公平解僱等,並要保障邊緣工人、例如兼職工、臨時工和外勞的利益,防止資本家分化工人。事實上,在資本早已國際化的今天,任何一國一地的工人階級都不可能獨善其身。當別國工人階級慘受超級剝削時,生活水平高地區的工人的警鐘便已
鼓響了。

註一:服務業包括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運輸、倉庫及通訊業;金融、保險及商用服務業,以及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

註二:增加價值為生產總額與中間投產消耗的差額。增加價值分為僱員報酬及經營盈餘總額的組成部份。


 
關於香港未來經濟、政治形勢,勞動人民進行鬥爭的策略原則取向
公開討論提綱

一 九 九 六 年 六 月 三 日



編者按:以下提綱在四五行動內部已經數次討論,數易其稿
,但仍未能夠取得共識。反對意見集中在幾點:

1. 工聯會的屬性問題。一些成員不同意按不同的特殊問題
(改良主義式的工人鬥爭、「臨立會」、六四等)對工聯會的屬性作出不同的判斷,認為工聯會在所有問題上都只能扮演反動角色。贊成提綱分析的成員則認為反對意見不但在理論上不能成立,更無法合理地解釋大量事實。

2. 主次矛盾問題。個別成員認為提綱錯誤地把民主派作為主要敵人,反而把「中方」降為次要敵人,顛倒了主次矛盾位置。贊成提綱的成員指出,提綱關於策略取向的建議(第44-49條)清楚顯示,主要矛盾是「官僚財團政權」,完全沒有講過把民主派作為主要敵人來進行鬥爭。對民主派及其綱領提出批判,是為了搞清楚在上述主要矛盾的鬥爭中,誰是工人階級的盟友、同路人;為了搞清楚在這個主要矛盾的鬥爭中,那一個綱領能夠掌握歷史發展的動力、趨勢(第41-42條)。大敵(中共)當前,放棄階級立場、拋棄歷史分析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3. 政治、經濟鬥爭的關係問題。反對意見認為現階段鬥爭為一
個政治鬥爭(關於「臨立會」),第46條所提出的經濟鬥爭不在日程上。贊成意見認為沒有空泛的政治鬥爭。任何政治都有特殊階級內容,因而涉及經濟問題。例如,針對「臨立會」的鬥爭應以「反對官僚財團政權」、「反對資本專政」為中心口號,而非要求「直通車」等。但如第49條指出,不展開第46條所提出的鬥爭,以上中心口號只會停留在口號的水平。因此雖然關於「臨立會」的鬥爭某意義上更為「迫切」,卻不能把第46條束之高閣。

成員雖未能統一意見,但均認為應把提綱公開發表,集思廣
益,共謀對策。

(一) 回歸中國對香港勞動人民的戰略性意義
(二) 殖民地財團政權、九七問題、自由民主主義運動
(三) 社會民主主義運動
(四) 中共對九七後統治香港的目標模式
(五) 香港可見將來經濟、政治形勢判斷
(六) 民建聯、工聯會的屬性和角色
(七) 民主派的階級屬性及親英本質的作用
(八)一般性地「反中」是否切合爭取符合勞動人民利益的民主?

關於鬥爭策略原則取向問題

(一) 回歸中國對香港勞動人民的戰略性意義

1. 香港1949年以來的特殊地位是拜中共保留一個通往西方的窗口所賜。沒有中國因素,香港亦無可能繁榮起來(五十年代初期工業化、八十年代走向富裕化等)。

2. 鑒於1,香港人民一向有「獨善其身」的傾向。一般人不會考慮到,沒有中國因素,香港亦不會繁榮,港人亦無從「獨善其身」。

3. 在香港進行獨立的反殖民族解放運動、工人運動、或自由民主運動都沒有前途,因為中共不會容許。這點在中英達成香港前途協議後更加清晰。

4. 鑒於3,香港人民的解放有賴跟國內人民聯合起來,共同鬥爭。故從香港人民解放的戰略角度出發,香港回歸中國是一件好事。因為香港現時比國內享有更多自由而對回歸產生懷疑,甚至反對,完全是一種夢想香港可以得到偏安、謀求保有既得利益的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形態。

(二) 殖民地財團政權、九七問題、自由民主主義議運動

5. 殖民地政權當然代表英資(包括英國英資及本地英資)利益,並兼顧其他西方資金利益,但由於英資主要投資在服務行業(金融、貿易等),而本地華資從五十年代初步興起到七十年代中期以製造業為基地,故英華資本不存在惡性競爭,關係屬於相輔相承。故殖民地政權以往一向願意、能夠把華資代言人局部吸納在其政權架構之內,形成一個殖民地財團政權。

6. 鑒於6,華資沒有需要要求殖民地政權進行開放,因而也沒有需要贊助任何要求政權開放的自由民主主義運動。

7. 由於香港中產階級所獲既得利益甚豐,加上沒有華資的贊助,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政治意識較強的中產階級分子政治活動限於低水平的政論,中產階級的自由民主主義運動並不存在。

8. 自由民主主義運動興起於九七問題的提出。九七問題的提出對華資曾引起震憾,但華資很快便發覺,跟中共勾結,以保障其九七後的利益,一點也不困難。故震憾旋即消除。但中產階級則不同,他們在香港的超級既得利益不能在其他地方獲得;而保障這些利益,有賴現存英式制度的保留(專業人士執業資格以該制度為基礎),故九七問題對他們影響最大。他們是有能力移民但又最不願意離開香港,亦是最渴望香港現有制度維持不變的階級。故九七問題提出後,這個階級便迅速政治化起來。

9. 鑒於中產階級要求他們既得利益賴於維持的現存英式制度不變,他們本質上是親英的;鑒於他們要求香港現狀不變,他們是最不愿意回歸中國的。親英及不愿意回歸,是中產階級及其政治代言人(自由民主派)的兩大特性。他們不理會香港繁榮(其既得利益之源)賴於中國因素,總之就是要保衛其既得利益。

10. 為了保障英資、英國九七年後在香港的利益,英國及港英需要在撤退前開放立法局,以便加強親英人士九七後在立法會的力量,用以制衡特區政府(如維持英式制度不但有利於中產階級,更有利於英國貨維持其在香港市場的份額)。

11. 基於10、11,八十年代初中期興起的自由民主主義政治運動的贊助人,不是華資,而是港英政府及英國政府(和其他西方國家如美國)。

12. 鑒於港英、英國要跟中共分贓妥協,它們給予自由民主派的贊助受到一定掣肘,且視乎中英關係發展情況而經常有變。當中英關係較密切時,李柱銘常指責英國「出賣」港人(似乎港英一向是一個屬於港人的政權,而非殖民地政權),不但顯露他的親英本質,其實也是心底的話,因為他所講被「出賣」的人,不是港人,而是由他領導的由英國、港英贊助的自由民主派。

13. 自由民主派的社會基礎是:(a) 中產階級;(b)一些階級地位較為模糊、較易於受輿論和政治「出位」動作影響、對中共逆反心理較強的人士。這是一個很薄弱的基礎。

14. 鑒於14,鑒於沒有華資的贊助,和鑒於英國所給予的贊助的局限性及不穩定性,自由民主主義運動不成氣候,因而自由民主派一向只有謀求中共容許他們也分一杯羹。六四前,中共亦願意把它也吸納在其統戰範圍內,給他們一丁點兒的甜頭。

鑒於中產階級只要求維護其在香港的既得利益,和鑒於它不願回歸的特性,自由民主派一向不關心、拒絕支援國內人民的鬥爭,八九民運初期,它一直保持沉默。但港人鬥爭風起雲湧,為了維護其公信力,自由民主派終於被迫支持八九民運,因而被中共跟它斷絕關係。自此,自由民主派便只有更加全面投靠英國、港英,和利用一些港人對中共的逆反心理。

(三) 社會民主主義運動

1. 香港五六十年代的工業化必然帶來新一代工人階級跟資本家進行鬥爭;雖然基於種種因素,鬥爭水平一般不高。由於工聯會要跟隨中共路線,這便給獨立工會運動及一些其他基層鬥爭運動的興起創造了空間,形成了一個含有社會民主主義因素的運動。

2. 鑒於香港的特殊環境,這個運動也有強烈「獨善其身」的傾向。六四前,除極個別例外,不支持國內人民鬥爭。

3. 由於香港工人、基層市民至今一般鬥爭動力不足,社會民主派實力脆弱。鑒於此,它被迫跟自由民主派合作、聯合(「民促會」、港同盟、民主黨,下統稱作民主派)。

4. 基於種種原因,兩派的合作、聯合中,自由民主派佔了主導地位。因而社會民主派也被迫跟隨自由民主派採取親英路線,雖然不及後者積極。

(四) 中共對九七後統治香港的 目標模式

5. 中共收回香港,希望九七後的香港狀況跟八十年代初中期以前的統治模式一樣,由其在香港的政治代理人(相等於以前港英政府)跟本地華資勾結,形成一個保障對工人階級進行超級剝削的官僚財團政權。籌委會的組成已清楚預示這點。

6. 在這個目標模式中,英資的代理人、同路人只佔有極為有限的地位、角色。

7. 鑒於此,和鑒於上述第11條,英方一直謀求打破這個目標模式,甚至於1992年10月,不惜違反中英已達成的秘密協議,提出一個彭定康政改方案。

8. 英方提出彭方案,是基於對中英兩國政治、經濟實力對比作出了嚴重錯誤的估計。中英就政制問題決裂後,中方「另起爐灶」,加緊部署建立其目標模式。

9. 此外,中共在收回香港後,必定對支援國內人民鬥爭的團體、人士進行取締、打擊,以防香港變成一個「反革命基地」。這跟復辟八十年代中期前的統治模式、建構官僚財團政權的方向相輔相承。政治上全面收緊將同時為防止「反革命基地」出現和應付建構官僚財團政權所必然帶來的情況(見下一節)服務。

(五) 香港可見將來經濟、政治形勢判斷

10. 香港八十年代走向富裕化完全賴於中國改革開放,通過工業北移、中國貿易把生產於國內的剩餘價值分流回港。

11.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繼續深化,香港的特殊地位將會續漸弱化(大家只需看看浦東的金融發展、深圳鹽田貨櫃碼頭的發展等,便可一目了然)。香港八十年代經濟高速增長將會成為歷史。事實上,鄧小平1992年初「南巡」後的作用消散後,香港過幾去年的經濟增長率已有所下降。香港基層人民生活水準上升速度將顯著放緩。

12. 在中共的整個經濟發展戰略部署中,香港將只會繼續扮演一個「搵快錢」的角色,跟港英殖民地政權一向政策無異。本地華資、外資的策略自然也是同出一轍。

13. 鑒於28,將來特區官僚財團政權肯定會促使社會財富、收入分配更加趨向於不平等化。鑒於此,和鑒於27,香港勞動群眾未來將會面對相對(於以往)貧困化的打擊。

14. 鑒於29,我們可以預計勞動群眾將越加被迫動員起來進行鬥爭。由於特區財團政權政治上需要收緊,未來階級矛盾、沖突,將不可避免地激化。

(六) 民建聯、工聯會的屬性和角 色

15. 就其香港內部階級屬性而言,工聯會屬於社會民主派傾向,而民建聯中的程介南、曾鈺成等屬於中產階級自由民主派。

16. 工聯會於1949年後曾一度長時間盲從中共官方立場。它將來會否在香港扮演中華全國總工會(全總)在中國所扮演的角色,即作為國家機器組成部份箝制工人進行鬥爭?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17. 全總在中國可包辦全部工會運動,沒有競爭對手。工聯會則不同,面對獨立工會運動的競爭。回顧波蘭1988-89年官方工會OPZZ面對團結工會競爭,為維持其在工人階級的公信力,提出的要求比團結工會更為激進(如團結工會要求工資與通賬掛勾80%,OPZZ要求100%掛勾)。

18. 基於工聯會(和民建聯中其他人士、團體,下同)的階級屬性,在中共的目標模式(官僚財團政權)中,工聯會所佔的地位微不足道。

19. 鑒於33、34,工聯會過去幾年的表現清楚告訴人們,它十分自覺自己的前途賴於在其社會基礎(即工人階級)中進行改良主義的工會運動,擺脫以前一度扮演的中共隨從角色。這便是為什麼它過去幾年間,立場往往跟中國官方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事實上,它過去一段時期在進行改良主義工會運動的表現,比獨立工會運動更為出色(如失業救濟金),顯示出其雄厚的實力和深厚的工會鬥爭經驗。

20. 鑒於工人階級未來面對相對貧困化而必然被迫動員起來進行競爭,可以預期工聯會必定會被迫繼續走其一定程度上獨立於中國官方立場的改良主義工會運動路線。

21. 鑒於36,站在勞動人民立場,工聯會(不含民建聯其他人士)是一個團結的對象,向其施加壓力的目標,不能因為它有「親中」背景而把它視為工人階級的敵人看待。事實上,失業救濟金事例(見下一節)有力表明,過去幾年已經應該採取以上立場。但必須清楚,這種團結是就個別特殊關於工人階級的鬥爭而言,並非一般性的團結(詳下面46條)。

(七) 民主派的階級屬性及親英本質的作用

22. 基於被自由民主派所主導的民主派的中產階級屬性、親英本質,民主派的政策取向不時跟香港工人階級和基層市民的利益發生沖突。如新機場明明是英國、港英刮削香港勞動群眾的計劃,民主派卻給予全力支持。中方出於其自身利益考慮對計劃加以過問,客觀上切合香港勞動群眾利益;民主派卻出於其親英本質,反對中方干涉。又如前些時候工聯會、劉千石等建議設立失業救濟金,民主派卻出於其階級屬性加以反對。

23. 基於民主派投靠英方,因而同時投靠英國所隸屬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當西方集團的利益跟香港勞動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民主派會支持前者。記憶所及,過去多年來,美國不止一次作出了欺壓香港人民的霸權主義政策,但民主派從未試過向美領事館提交過任何抗議。

(八) 一般性地「反中」是否切合爭取符合勞動人民利益的民主?

關於鬥爭策略原則取向問題

24. 親英、反中是中產階級的特性,(註1)李柱銘剛剛在美國進行投靠游說期間要求英國監督中國遵守中英聯合聲明,把英國當作「忠」的港人利益歸屬。如前所述,要投靠英國的是由他領導的民主派,而非香港勞動人民。獨立自由民主派人士劉慧卿最近接受英國廣播電台訪問時,重申她一向立場,對英國把它的「公民」交回中國十分不滿。以身為英國帝國主義「公民」為自己利益依歸的,是像她一樣的中產階級人士,而非香港勞動群眾。

25. 鑒於自由民主主義運動沒有爭取勝利的力量(見上述第3,14,15條),站在勞動人民利益立場就沒有理由因為自由民主派、民主派、獨立自由民主派人士所要求的政制形式上、理論上比起現存政制或現已大致確定的特區政制較為進步,便因此而認為香港前途下一階段屬於自由民主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繼而支持(無論是如何批判地支持)上述各派、人士的要求。

26. 民主派所要求的是「直通車」;另一些獨立自由民主派如劉慧卿所要求的是直選特區行政長官(她以前要求過直選港督嗎?)。理論上,若這些要求得到落實,也會有利於勞動人民九七後跟特區官僚財團政權進行鬥爭。但問題是,如41指出,自由民主運動沒有爭勝的力量,因此站在勞動人民立場進行鬥爭的政治力量便不能、不應以自由民主派不可能會實現的要求作為自己製訂鬥爭策略的基礎。

27. 再進一步說,即使自由民主派的要求能夠實現,他們會利用所得到的權力爭取些什麼?否決失業救濟金等事例清楚告訴我們,不會是為勞動人民、基層市民的利益服務。他們投靠英美表示,也不會是反對、抵抗這些國家的帝國主義政權對中國人民、香港人民所進行的任何霸權主義式的欺壓和剝削。相反,只會是為了維護中產階級的既得利益,和作為西方國家利益的代辦、代言人。只要中產階級利益得到保障,他們便不會理會未來特區官僚財團政權對勞動人民的剝削。

28. 鑒於以上,雖然現時發動勞動人民鬥爭的條件仍未成熟,我們進行鬥爭宣傳焦點應集中在階級意識的培養,突出階級政治,為快將來臨的挑戰做準備工作。策略原則取向應立足於:
(a)大力宣傳中共目標模式之挑戰;
(b)拒絕附和民主派、獨立自由民主派人士空泛、一般性地、原則性的「反中」。相反,團結所有基層和工人階級力量(而非中產階級政治力量),包括被視為「親中」的工聯會,發動爭取更多勞動保障、社會保障的鬥爭,以階級政治為中軸。
(c)拒絕附和民主派、獨立自由民主派人士對「臨時立法會」的一般性空泛性的反對。
圍繞著「臨立會」的鬥爭必須以上述(a)、(b)為本。

29. 相應於44a.,鬥爭的中心口號應為「反對官僚財團政權」、「反對資本專政」等。

30. 相應於44b.,應該建議工聯會、職工盟、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及其他勞工、基層組織、人士聯合力量,為以下綱領進行鬥爭:
設立失業救濟金(即使國內亦有失業救濟);
訂立最低工資(國內已有);
確立集體談判權(國內官方政策也以此為發展方向,已試點數年)
設立完善退休保障(國內亦積極進行這方面的改革);
提高利得稅,用以資助公共房屋的加速建設及增加社會服務,既可保障基層人民生活,亦有利於創造就業機會。
正如過往我們雖然不承認港英殖民地政府,但仍可以它作為
鬥爭的對象(如向港督府遞請願信一樣),為上述綱領進行鬥爭的對象應包括籌委會等機構。

把工聯會作為團結對象之一,是限於以上各條綱領及類似的
要求。毋容置疑,工聯會的親中背景決定了它在一些其他問題上會扮演反動角色。例如,可以預期,九七後特區政府對一些站在工人階級立場的團體如四五行動進行取締時,工聯會是不會施以援手的。雖則如此,我們不可忘記,建立聯合陣線是建基在個別特殊工人階級要求的基礎上的,而不能要求團結的對象在每一個政治問題上都跟自己一致。同理,我們知道不論是工聯會或是職工盟等,它們所進行的,都僅限於改良主義式的工運。最終來說,是會對工人運動的發展構成阻力的。但這毫不妨礙我們就個別特殊要求跟它們結成聯合陣線。

31. 相應於44c.,反對「臨立會」的中心口號應具體化為第45條所提出的口號。再者,反對「臨立會」不是要求「直通車」,而要建構一個真正能夠保障勞動人民利益的政權架。為此,應要求普選產生土權人民代表大會,作為一個立憲會議,製訂一個保障勞動者利益的憲法和政權制度。

32. 鑒於第27-30條,香港勞動人民的相對貧困化已經開始,估計會於九七後加速惡化。因而第46條所提出的建議,屬於一個應該馬上付諸實踐的策略。可以預期,假使工人階級為第46條的提綱動員起來,鬥爭便有可能發展到把第47條所提出的「普選全權人大」提上議程的階段。

33. 鑒於第48條,「普選全權人大」現階段僅屬於一個宣傳性的口號。在反對「臨立會」的鬥爭中,真正賦予鬥爭具體階級內容而又不流於抽象的,是「反對官僚財團政權」等口號。但沒有第46條所論及的鬥爭作為後盾,這些口號便只會停留在口號的水平。這便是為甚麼第46條及47條兩者的關係屬於相輔相承,缺一不可。

按:本提綱暫不討論香港勞動人民將來如何跟國內階級兄弟聯合的中、長期問題。

(註一) 近兩、三年的發展顯示,中產階級中一些組成部份發覺回歸到頭來對他們好處多於壞處,故他們的反中、不願回歸特性有所變化。如工程界,透過工程顧問工作,他們可從國內賺大錢。這些專業界別主要涉及一些可開辦分公司的行業。跟這些界別相反,另一些專業屢於一種親力親為的個人服務,如大律師、醫生,因而沒有機會在國內開辦分公司之類的賺錢工具。這些界別的主體構成了反中、親英的死硬派(HARD CORE)。


 

1996年5月1日 星期三

五一國際勞動節宣言
停止鎮壓工運、釋放被捕工人、保障工人生活!
毋忘六四、四五行動、街坊工友服務處

一 九 九 六 年 五 月 一 日

(編按:五一勞動節是國際工人運動的節日。中港本是一家,中港工運更是一家。兩地的階級姐妹兄弟的團結,是我們低下階層爭取民主的最可靠力量。現時,國內工運慘遭鎮壓,工人生活困苦。以下是四五行動於五一節聯同其它民間團體到新華社請願的聲明。)


我們作為居港中國人,在標誌工人階級團結奮鬥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在此向為中國工運受逼害的姐妹弟兄,致崇高敬意和親切慰問,並譴責中共政府鎮壓工運的暴行!

我們認為,中國工人是創造社會財富的階級,應是社會的主人。然而,中共儘管口頭如此說,但卻反其道而行,不單剝奪工人管治社會的權力,更對爭取民主的工人倍加逼害。參與八九民運的刑期,比諸其它階層更為嚴苛,刑求拷打更為殘酷。當局自詡代表工人階級,卻壓迫工運最烈。為維持一黨專制和特權,它不單嚴禁工人組織政黨、從事政治活動,就算組織工會保障自身經濟利益者,亦難倖免。偌大中國,祇有一個中共包辦壟斷、強逼工人參加的「全國總工會」。至於「職工代表大會」這個原該為工人自治的機關,亦淪為官僚把持的統治機關。

六四槍響,中共驚覺各地會起之工人自治聯合會之潛力,對工運摧殘更甚。湖南工自聯張京生、李旺陽被判十三年徒刑,陳鋼、彭實、劉志華受無期徒刑,已可見一斑。九四年,又取締「中國勞動者權利同盟」,拘捕其成員周國強、袁紅冰、蕭碧光、張林、劉念春,重判中國自由工會張京生等人;深圳「打工者聯合會」發起人廖和堂、李文明等被拘禁,祇是中共逼迫工運的冰山一角。

中共政府對工運人士如此,祇是千萬工人命運受制於人之反映。在所謂開放改革的大旗下,我國工人正受到官商勾結的壓搾、剝削。當局巧立名目,將工人幾十年辛勤勞動積累的社會財富化公為私,與新生既得利益者瓜分。陳希同、周北方等人之貪污案即是顯例。另方面,工人獲得的些微生活改善,即在「優化勞動組合」、市場經濟的名目下,被迅速收回。失業、半失業,入不敷支的陰影,已在工人生活上投下愈益膨大的陰影。

根據官方資料,下崗(即被強逼離開崗位,由當局安排轉崗)工人由九○年的十七萬,到九四年已急升至一百廿萬,一般轉崗者收入比前減三成。待崗(即下崗而未獲安排轉崗,通常祇獲收入一半)者,則由九○年的三萬六千人,狂漲至九四年的六百萬之眾!而被辭退的國營職工,亦由九二年的卅四萬,飆升至一百八十萬人。官方公佈之失業人數,去年已達四百九十萬人,以此再加上待崗工人,失業、半失
業人數已破千萬大關,邁向二千萬。

在職者的生活亦不好過,工資增長追不上物價升幅、實際收入減少者比比皆是;而工資構成改變,基本工資佔總收入比例由八一年的71.6%下降至九三年的46.6%,使廠方可以用少發獎金、津貼而少付工人應得報酬,變相減薪。同時,儘管官僚自己花費公款吃喝揮霍,擅挪資金投資牟私,卻屢屢不發、扣發工資。九三年一至九月,受此影響之工人為三百一十萬人,而九五年首季,已升至四百一十萬。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在通膨狂潮中被日益侵蝕,生活日有不如者已愈益增多。而且,當局為求與商賈一齊牟利,又大力推行所謂「合同制」。截至九五年為止,已有六千九百萬工人(佔總國營職工百分之七十左右)由國定轉為合同工,喪失了醫療、房屋分配等福利。

至於盲流千里而湧現的民工潮,為私人企業和三資企業提供了大量賤價勞工。這些臨時工遭遇更為不堪。被毆辱欺凌已屬等閒,因僱主貪婪與幹部私相授受,在工業意外或人為災害中受害,成為火災、違章建築塌樓、公害的致殘致命者,又豈是少數?

因此,我們嚴正要求中共政府:
1. 實現集會示威、言論出版、遊行罷工的自由;
2. 停止取締工會及工人政黨;
3. 釋放所有被捕工人及停止壓制工運;
4. 職工代表大會由工人民主選舉產生,全權管理工廠、企業;
5. 改進最低工資制,由工人代表及工會根據生活消費指數設立最低工資基準;
6. 工資跟物價指數升幅上升,保障工人生活水平;及
7. 設立真正社會保障制度,由企業和政府投資,保証失業、患病、工傷、退休工人的生活得合理保障。



 

1996年4月26日 星期五

籌委新登場我們的對策
小兵

一九九六年四月廿六日

魯平來港主持「推選委員會」諮詢工作,標誌著中共政府接收政權的步伐正在加快。從另一角度來看,香港同胞為了實現本身自治權的抗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質,就是如何組織一個群眾運動,反抗中共強加於我們頭上的「臨時立法會」和行政首長,以及在這個獨裁政制庇蔭下,資本財團和中共僕從對普羅大眾的剝削和壓迫。

中共當局不惜撕破臉皮,公然要用委任方法產生「推選委員會」,由一小撮人去推選「臨時立法會」和行政首長,為的是什麼?

一方面,是中共在八九民運中受到的衝擊,使它絕對不能容許中國領土裏任何民主改革,不能忍受任何群眾可以利用的政治活動空間。在這個方面,中共肯定是寸步不讓的。「臨時立法會」的功用,就是在收回主權後的頗長一段時期內,將支持國內民主運動的任何政治力量,排除於政治舞台以外;而且,還將透過這塊橡皮圖章,將現時香港聊勝於無的一些政治自由收緊,將支持國內民運的活動扼殺。待得本港各個政黨、政團在政治上自我根絕與民運聯繫後,再考慮如何開放一部份的立法會民選議席。

另方面,是中共政府在所謂開放改革的過程中,不單與國際資本財團「友好」,在國內亦實行了各種走向資本主義制度的政策。其政策的主要軸心,是由中共一黨專政的控制,在國有資產私有化的過程中,同官商勾結掠取人民血汗,最終將自身變成資產階級。這在政治上要求中共要保持一黨專政,並逐步過渡到一個專制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共官僚同步變成新的統治階級,與其共生的資產階級分享利潤;而由於官僚們仍然享有政治特權,其分享之部份必然是較優或最優者。在香港的接收過程中,中共政策亦會受其基本轉變所控制。這是從另一方面說明了,為何中共要將香港回復到殖民地政治制度去。那是因為壓制香港勞苦大眾的政治權利,是剝削人們、阻止人們反抗的最有效的手段。這也是中共得到壟斷財團倒履歡迎的根本原因。換言之,中共在九七之後要在香港建立的,就是類似港英在六十年代的殖民地諮議政治。

要抵抗這種官商勾結的金權專制,是不可乞憐於將要下旗歸國的殖民地政府的,因為他們在港的統治,也是為了追求宗主國及商人的利益而已。一旦中共能夠保證英國財團的利益於九七年不變甚或更多時,殖民地政府將改弦易轍,由對抗而轉為合作。所謂「直通車」的方案,將會隨著秘密談判之終結,而逐漸被棄用。退一步來說,即使港英政府能與中共政權以變相的方式,安排一部份的現任議員,過渡到臨時立法會,製造出一架四不像的「直通車」,都必然要將公開支持國內民運的人排斥於外。其結果,只會是造成中共聽從民意的假象,而分化了「民主派」的陣營,孤立了中共要打擊的對象。寄幻想於「直通車」或「變相直通車」,無異於三年前乞靈於彭定康方案,只會又一次在中英擺弄之下,令群眾無法參與民主運動,使民間力量無從發揮。

事實上,香港同胞的前途,只有在自我組織和動員中尋找,若要實現人民的主權,絕不能放棄管治社會的權力。那就是說,港人應該以普選方式產生其代表,組成權力機關,以民主的政治制度運行其權力。只有一人一票平等地選舉出港人代表,才可以根據選民的意願及依照其利益施政,並修改不符合其利益的法例(包括基本法),制訂新的法例去保障港人權益,落實各種公民的基本自由。

這樣一個的普選產生、擁有全權的市民代表大會,無疑是港人的政治出路。然而,它卻是中共政權和資本財團,以至英國資本的惡夢。因為,這樣一來,他們的政治特權和經濟利益將無可避免受到侵害,不能透過變相委任產生的臨時立法會和行政首長,去打擊爭取民主、支持國內民運的政治力量,也不能制訂各種政策,以剝削更多的民脂民膏。

隨著中共政府接二連三的委任大量富豪進入「預委」、「籌委」、並由之控制「推委」,再推選所謂「臨立會」和行政首長,另方面,又從這些以前託庇於港英殖民政府,刮削港人血汗的財閥有關「還原惡法」和「車毀人亡」的叫囂來看,中共為了運用他們來逼害在港支持民運的力量,除將以獨裁政制箝制港人的自由、剝奪其權力之外,還會讓這些人運用政權,作竭澤而漁的剝削,作為一種酬勞;自然,中共駐港的幹部也會分一杯羹。在這種情況下,爭取港人民主治港的政治運動的動力,將是日益受壓榨、剝削的勞苦大眾,民主運動將會成為一個具有群眾基礎的抗爭。

讓要來的來吧!反正未來屬於我們!

1996年4月5日 星期五

紀念四五天安門事件二十周年聲明
繼承「四五」戰鬥精神,結束一黨專政
悼念民運烈士,支援國內民運
一群市民、毋忘六四、四五行動

一九九六年四月五日



(編按:今年四月五日是天安門事件的二十周年。為紀念這個中國人民首次大規模自發「反官僚、爭民主」的日子,悼念歷次民運死難同胞,四五行動聯同數個民運團體由銅鑼灣鬧市遊行至新華社,將敬輓烈士之花圈送到香港新華社門外擺放,以抗議中共血腥鎮壓民運及要求平反八九民運、釋放民運人士。惜是次行動被警方阻撓。以下是當日在新華社門外宣讀之公開聲明。)

二十年前,由四月一日到四月五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爆發了自四九年以來首次大規模的群眾自發抗爭。四月五日,以十萬計群眾無懼無畏,在中共公安百般阻撓及武力威嚇中,以無盡的輓聯、花圈、朗誦、詩篇、大字報、演講,公然控訴當局的專制和壓迫,呼出民主和法制的吶喊。儘管當局以武力驅散示威群眾,多人被毆傷、拘捕,以至擊斃。當局並宣佈「四五天安門事件」是反革命事件。然而,這種勇於反抗逼迫、敢於爭取民主自由的精神並未被撲滅。不到三年,群眾鍥而不捨的抗爭,就逼使打敗「四人幫」的新當權派正式平反天安門事件;並由此鍛鍊了整整一輩的民運先驅,掀起了七九「北京之春」民運的帷幕。在民運人士前仆後繼的奮鬥下,民主浪潮屢壓屢漲,先後又爆發了八六年學潮,以至震動中外的八九愛國民主運動。

可以說,「四五天安門運動」是在一黨專政下漫漫長夜的民主星火,它確實是以群眾的偉力,點燃了繼後民運的烈。它是中國人民經歷大鳴大放、反右運動、文革等官僚挑動群眾互相傾軋,轉移社會視線的所謂群眾運動的新覺醒,是標誌著我國同胞走向自主的政治抗爭底里程碑。

必須指出,發自「四五天安門運動」的「北京之春」民運所倡導的民主牆、民辦刊物、民間團體,以至群眾自發自主、連綿不絕的示威請願,一方面既開拓了民運嶄新的領域;另一方面,又喚起人民憎惡官僚專制特權的共鳴。參與運動者以草根階層為主,其關心民間疾苦來於自然。民主理念與群眾抗爭匯流,又使北京之春結合民間,令官僚對之痛恨不已。官僚於八一年以大逮捕方式鎮壓,骨幹人員二百多
人悉數被捕。然而,四五事件以至北京之春的戰鬥精神,以及結合群眾的優良傳統,仍然值得後繼者欽敬和繼承。

牢獄生涯和官方迫逼並未使四五精神磨滅。八九民運會起,這批民運老兵又不畏風險,在當局嚴密監視下,投入民主洪流,並被當局鎮壓。知名者就有任畹町(七年徒刑)、張京生(十三年徒刑)、孫維邦、陳子明、王軍濤(十五年徒刑),表現了這輩代人物的錚錚風骨。六四屠城之後,白色恐怖瀰漫,民運低潮剛現,又有更多老戰士鐵肩挑重任。上海地區傅申奇為此兩度下獄;王輔臣、楊周等為籌辦民主討論會、人權協會及上書請願,又喪失自由。武漢秦永敏於九三年在北京發起「和平憲章」運動,亦被判處勞動教養,在獄中被毆至睪丸破裂。自九四年起,「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北京地區均有上書請願活動,向全世球表達民主運動的政治信息,要求當局實現民主。周國強、袁紅冰、魏京生等人,又與新一代民運人士蕭碧光、王仲秋、劉煥文等人并肩奮鬥,掀起自屠城後,公開要求平反八九民運、爭取民主自由的浪潮,並為此再遭拘禁。

尤其鼓舞的,是「中國勞動者權利保障同盟」的成立,以及九五年民運人士公開發表的《反腐敗建議書》、《撤消勞動教養建議》等,重現了自四五運動以來,民運人士與普羅大眾結合、關心民間疾苦的光輝傳統,為民主運動再興起拓建更廣的社會基礎。

然而,中共為保其一專黨政之特權,對民運人士的再接再厲如坐針氈,公然橫蠻鎮壓。在九四年末,將中華進步同盟、中國自由民主黨、中國工人自治工會等組織成員重判,刑期由五年至二十年不等,妄圖阻嚇兩代民運人士的聯合抗爭。然而,去年兩會期間,民運人士又不顧安危,毅然發起多次公開政治訴求,上書中共反對貪污腐敗,要求實行民主憲政,廢除勞教、收審,平反六四案,釋放民運人士。陳子明、徐文立、沙裕光、劉念春、黃翎、王希哲等經歷四五事件洗禮的先驅又一次站出來,與王丹等年青一輩的戰友手奮鬥,力爭民主、人權、自由。其中王丹、劉念春已失去自由將近一年,魏京生再被重判十四年徒刑,陳子明在保外就醫期間再獄,在獄中受癌症折磨,性命堪虞。

二十年來,我國民運自四五天安門事件發始,雖屢受中共殘酷鎮壓,仍然勃發著頑強的生命力。北京之春受壓不過五年,即爆發了八六學潮;三年之後,又孕育出遍及全國、澎湃激盪的八九民運。六四槍響及其後的白色恐怖,也阻擋不了人們的民主吶喊,扼殺不了民運的復甦。當前的稍稍沉寂,只是驚雷之前的暫寂而已。

在四五運動二十周年的時刻,我們在此向魏京生、陳子明、王丹、劉念春及所有為民運奮鬥不息的勇士致崇高敬意,對被監禁、傷殘、迫害的民運人士致親切慰問,並痛悼為民主事業捐軀的烈士。同時,我們更向香港同胞及全球支持中國民運的朋友呼籲,立即行動起來,聲援被殘酷逼迫的民主運動,將「六四」七周年的紀念活動辦得更好!


我們更強烈譴責中共殘殺、拘禁民運人士,並嚴正要求中共立即釋放所有民運人士及:

1. 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
2. 結束一黨專政、普選人大代表;
3. 清除貪污腐敗、保障人民生活;
4. 實現出版、言論、集會、結社、示威、罷 工自由;

停止鎮壓工運、釋放被捕工人!



 

1996年3月24日 星期日

美軍艦離開台灣海峽!
反對售賣軍火給台灣當局!
美軍全部撤出亞洲!
四五行動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編者按:今年三月,「四五行動」在中共以軍事演習威嚇台灣,美國乘機以航空母艦遊弋台灣海峽的時候,到美國領事館抗議美帝國主義介入台海危機,欲重申其亞洲霸權的行動,並表達對台海危機的立場。當日之公開聲明如下。)

就美國核子航空母艦尼米茲號、獨立號及核潛艇、軍艦、飛機直闖台灣海峽一事,我們發表聲明如下:

(一) 我們認為:美國政府藉辭保護台海安全而派遣大批軍艦遊弋台灣海峽,是美帝國主義者干涉亞洲人民自主權的偽善行為。美軍駐守亞洲由來己久,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政府為了保障美國資本財團利益、圍堵新中國及撲滅亞洲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剝削的鬥爭,分別在泰國、菲律賓、越南、巴基斯坦、台灣、南韓、日本等各地駐軍,並竭力支持當地的獨裁政權,如南韓的朴政熙、菲律賓的馬可斯、泰國的乃他儂、越南的阮文紹等。以台灣為例,血腥異常的「二、二八」事件即由美國支持的國民黨政權所製造;又例如七十年代的南韓「光州屠城」,亦由每年和美軍共同演習的軍人政府一手釀成。必須指出的是,美國政府歷來所注重的,並非如坊間所言的「民主」,而是其在亞洲的利益。尤其亞洲地區的工人運動和民族獨立運動,一直成為美軍候命打擊的對象。

(二) 台灣海峽兩岸人民的前途,祇能由兩岸人民協商決定。事實上,台灣人民的解放,除了要在本土的群眾運動興起中獲得真正的政治、經濟社會權力外,亦必然要與中國大陸的群眾抗爭結連,甚或與亞洲人民的反壓迫、反剝削運動呼應,才有光明和確切的出路。中共的一黨專政、台灣地區的金權政治,均是普羅大眾爭取解放的敵人。美軍這次介入「台海危機」,祇是「火上加油」,欲取漁人之利。美軍炮火未必射向兩地政權,因為保持現狀對美國最有利。然而,亞洲地區若有任何人民抗爭、工人運動的興起,美國的介入、美軍的干預則極之顯然。美帝國主義者正利用「台海危機」,為其軍事干預亞洲、建立其霸權開路。

因此,我們強烈:
抗議美國艦隊駛入台灣海峽!

要求:
立即停止售賣武器給台灣當局!
美軍立即全部撤出亞洲!
同時,我們更譴責中共政府的軍事冒險政策和台灣當局依靠美帝國主義軍力的錯誤行為!



 
就梁國雄被判無罪一事的聲明

四五行動

一九九六年三月廿四日



我們認為,儘管法官宣判梁國雄「行為不檢」及「襲警」兩罪不成立。然而,法官並無清楚指明九月廿九日晚上,警方以幾達二百之眾的警力,將十數名示威者擠壓,阻撓其和平示威是否恰當,也並未判決警方當日擅設所謂「指定示威區」是否濫權,是否違反人權標準及「人權法」。換言之,法官判梁無罪,僅在乎警方證供矛盾百出,自打咀巴而已。此案之判決未構成案例,以杜絕警方濫用權力侵犯市民之示威權。事實上,目前香港仍有不少殖民地條例(如公安法、警察條例等),賦予執法部門極大權力,足以任意阻撓市民示威、遊行等自由,及檢控和平示威的人士。這些條例必須立即予以廢除,以防止當局憑其好惡,任意逼迫示威人士,實行政治檢控。至於「襲警」一罪,警方及律政署僅憑一名警員片面之詞,悍然起訴梁君,已被證明為欲加之罪,是刻意針對梁君,抹黑當晚和平示威之舉。

我們一貫認為,公民在政府濫權侵犯民權,無理阻撓、壓制其自由權利時,有權以必要的手段,和平地行使其固有之人權。為此,我們曾於八九年九月廿九日晚上,抗議新華社「國慶酒會」粉飾太平、要求平反八九民運時被警方拘捕七名成員。去年九月廿九日,梁國雄又被警方拘捕並針對性檢控,跡近政治檢控。然而,我們對爭取國內民主,支援國內民運及爭取香港民主之志未改,對「公民抗命」之原則仍然執著。在今後,我們仍會與香港同胞一道,為上述目標而抗爭!


 

1996年2月22日 星期四

九五年八月就警方壓制民權、針對性檢控「四五行動」成員梁國雄事
致港督彭定康的公開信
四五行動、毋忘六四、及一群香港市民

九六年二月



(編按:去年九月廿九日晚上,「四五行動」與其他民運人士與團體,在新華社舉辦之國慶酒會門外示威;抗議其在血腥鎮壓民運後問進行國慶慶典,實屬粉飾太平之舉,隊伍被警方無理阻撓不能前進。「四五行動」成員梁國雄於行使公民抗命權,突破警方封鎖線後被捕。後被控行為不檢」及「襲警」兩罪,於今年三月廿五日審結。法官以「証據不足」為理由,釋放梁君。以下是四五行動就此事之其中兩篇
聲明。)

逕啟者:

我們認為,示威游行是香港市民的基本自由,是不容任何人剝奪的權利。因此,我們在此強烈抗議警方於去年九月廿九晚,在會議展覽中心門外阻撓抗議「十.一國慶酒會」粉飾太平的示威,並拘捕五名示威者的粗暴行徑,並強烈譴責警方於事後對「四五行動」成員梁國雄作針對性檢控,復又於十二月中旬變本加厲,再誣告梁以襲警罪。

去年九月廿九日晚上,當你在會展中心的國慶酒會裡,與一個屠殺人民、鎮壓民運的政府代表祝酒時,場外卻上演了一幕警權壓制人權的醜劇。你的手下──香港皇家警察動用百多人,將為數不過廿人的和平示威者圍困及擠壓,阻止他們前往會場抗議中共政府壓迫民運人士及追究六四屠城責任。警方甚至濫權擅設所謂「示威指定區」,將十多名香港社會的主人──市民──禁錮在內。惡僕欺主,壓制人權,已屬極之惡劣地步,然而,當人們運用「公民抗命權」越過無理封鎖,以行使其基本民權時,警方卻不知反省,以暴力拘捕五名示威者,並著令各人取保候查。

十一月三日,各人到灣仔警署報到。豈料警方卻無故針對性檢控梁國雄君,而開釋其餘四人。若論有罪嫌,則五人均等,若云無罪,又何獨梁君不然?警方以其好惡為執法準繩,對支援中國民運之活躍份子另眼相看,實行整治,實屬顯然。

該案於十一月六日過堂後,梁被控「行為不檢罪」,已定於今年二月十四日再審。豈料警方意猶未足,又於去年十二月下旬,再誣告梁以襲警之罪,務求整治梁以求一逞,並將當晚之和平示威抹黑為暴力行為。其實,所謂襲警,實是當晚一名警員於抬梁到會展中心停車場內時,欲將梁拋到樓梯而不慎自傷而已,傷人自傷,復加誣告,實屬不堪!實屬逼害!而且,若梁確曾傷及該警員,又為何不早於去年十一月六日初審時提訴,而要等社會對此事關注轉淡才猝然出擊?

你常誇言香港是一個公平、法治、民主的社會,未知你對你的手下這些劣行有何感想?又或為其在當晚為你保駕護航而去表示嘉獎?不過,我們卻對這些壓制居港中國人支持祖國民運及剝奪民權的行徑憤怒,我們要求警方應立即停止檢控梁國雄並保証不再壓制市民和平示威


此致
港督彭定康先生